取消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重症监护病房(i nt ensi ve car e unit ,I C U )人工呼吸机治疗的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,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解剖及功能,声门与气囊之间常形成一死腔,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聚,当气囊压力下降至正常范围,这些分泌物经气囊旁侧流入肺部是引起通气后肺炎发生的重要来源[1] .但长期气囊压力过高,也会导致气管黏膜受压缺血,甚至发生溃疡和炎症[2,3].研究表明[4,5] ,当气管导管套囊内压超过2.94k Pa 时,气管黏膜血流开始减少,达3.92k Pa 时可导致气管黏膜的缺血性损伤;气囊压力以维持在1.96~2.94k Pa 为宜,能有效避免误吸的发生和气管黏膜的损伤.因此,精确测量套囊压力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,对防止气管黏膜受损是至关重要的.本研究在首次气囊校正后,连续监测气囊压力的变化,及时注气至正常范围,可有效地防止相应并发症的发生,现介绍如下.
首次气囊压力校正后2h,4h ,6h ,8h ,患者气囊压力分别 为 2.48±251k Pa ,2.02±0.352k Pa ,1.80±0.223k Pa ,1.77±0.00k Pa .校正后2h,4h ,6h ,8h ,各时段参与气囊压力测量人数分别为:24,24,12,3 人.校正后 6h 参与气囊压力测量人数降为初始测量人数的50%,校正后8h 参与气囊压力测量人数则降为初 始 测 量 人 数 的 12.5%.统计(图1,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