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消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清空记录
历史记录
声门下分泌物引流的目的
是减少/切断‘’流入”,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,咽部的分泌物积聚在声门和气囊之间,随着患者呼吸,一过性气囊压力下降,体位改变,气道径改变,分泌物从气囊的边缘或皱褶处流入下呼吸道,增加了VAP的发生率,研究发现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有效的降低了医院获得性肺炎以及VAP的发生,那么我们以什么方式引流呢?如图
方式一,持续声门下吸引,负压大小无统一标准,建议<20mmhg(20mmHg≈2.7KPa≈0.0027MPa)。如果持续负压过大,引流会导致气道黏膜损伤,引起出血,溃疡,坏死,咽部水肿。
方式二,间断声门下吸引包括间歇负压吸引泵吸引、中心负压吸引,及注射器手动抽吸,建议负压在100-150mmHg之间(100-150mmHg≈13.3-20KPa≈0.013-0.02MPa)间隔时间:国外一般采用每20s吸引8s,国内多采用每间隔2小时间断负压吸引。
操作注意事项
1、 首先抽吸速度不宜过快,负压不宜过大,避免引流管塌陷,导致引流不畅。
2、 其次间隔时间应视病人声门下分泌物多少而定。滞留物多时,吸引次数增加,每次间隔的时间不能大于2小时。
3、 每次吸引后需重新测气囊压力,以达到理想压力值25-30cmH2O。
4、 在进行声门下吸引时要观察病人的反应,生命体征的变化,如患者剧烈咳嗽,心率加快,SPO2下降,气道粘膜出血,应停止操作。
在声门下吸引时遇见异常情况时怎么处理
1、进行声门下吸引时一直处于负压,没有分泌物流出是不是代表声门下没有滞留物呢?不一定,首先我们要检查导管有无受压或反折,调整体位,调整气管导管位置,有时就可以吸引出许多囊上分泌物。
2、滞留物粘稠难以吸引出时,首先我们要保证充足的液体量,做好气道湿化,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每次注入4-6ml空气,立即回抽,反复几次,将粘稠的分泌物引流出,当然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先将气囊充足气至理想压力值25-30cmH20,抽吸后再注入空气,最后一次抽吸完后将气囊以最小漏气技术充气至理想压力值。
影响声门下吸引相关的因素有哪些
1、持续性吸引与间断性吸引的效果在气道粘膜损伤方面,研究显示潜血阳性方面,间歇性吸引低于持续性吸引,在引流量方面没有差别[2]。
2、粘稠度不同的分泌物负压值的选择是不同的,声门下分泌物分度:水样、黏稠样、凝胶样分别与对应Ⅰ°、Ⅱ°、Ⅲ°。在使用-5.32—-2.79KPa的压力时,在避免粘膜损伤的同时可吸净Ⅰ度分泌物,使用-7.98─-5.45KPa压力时,在保证有效性的同时也保证气道粘膜的完整性,可吸净Ⅱ、Ⅲ度分泌物[3]。
3、体位对吸引效果的影响,声门下吸引开口端在左侧气囊上缘,与导管连接处,当病人处在平卧位与端坐位以及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时,吸引的范围及效果也是不一样的,所以改变患者体位前后都要进行声门下吸引,以防止微误吸的产生从而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。
参考文献
【1】、胡小欧 胡玉莲等 ,清除囊上分泌物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16期;
【2】、张红梅 持续性吸引与间断性吸引气道粘膜有无损伤200例对照研究,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中,2015年28期,
【3】、李茵 田丽 不同粘稠度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引负压的选择天津护理杂志2013年28卷3期,
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,服务大众,并明确标明来源及作者,荣誉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若侵权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,谢谢!